一轮由区块链院士助力的风向
戴着眼镜、手拿讲稿、深色休闲西服,花白头发,在中央政治局关于区块链主题集体学习结束后第六天(也即10月31日),陈纯院士出现在浙江大学杭州玉泉校区,如媒体所愿,与大家见面。
陈纯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作为一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术业有专攻的科学家,此前并不为舆论广泛注意。
陈纯是谁、为什么是他去中南海讲课、为什么讲的是区块链、区块链为什么会成为国家关心和聚焦的战略重点、接下来还将发生什么……
一次最高规格的集体学习,引发一连串问号,媒体试图从陈纯那里获得某些信息解答。
在由浙江大学宣传部组织的这次区块链研究集体采访会上,网易科技《后厂村7号》也是获邀参加采访的媒体之一。记者注意到,眼含笑意、侃侃而谈,语速不疾不徐,陈纯用三分之二的时间介绍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的情况,随后,回答了媒体几个问题即快步离席,不做停留。
陈纯本人和他的副手、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亮共同出席了这次采访会,发言更多是从工程技术应用层面讲解了区块链的原理是什么,以及可能的应用场景,没有涉及其他话题。一个小时的见面会,整个过程严谨、专业得可谓滴水不漏。
陈纯,浙江宁波人,1974年上山下乡热潮中的一名知识青年,他当年的梦想是立志“当好新一代农民”。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在“科学的春天来了”的时代背景下,考进大学,开始由数学到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历程。
研究生毕业后,陈纯一直在浙江大学工作。“软件强国”、“开发自主可控的软件系统”,这是陈纯一直就有的科研追求。他此后走的也基本上是一条产学研结合的路径,一边搞科研,一边做产业。(据都市快报)
2018年4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成立,陈纯担任主任,资料称,由他领衔的这个中心汇聚了诸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目标是“致力于打造区块链领域乃至全球闻名的高水平产学研基地。”
他们的主攻方向分为两块,一块是要攻克区块链的底层技术难关,有效推动中国自主、安全、可控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推广。 在此基础上,另一块就是以此底层技术有效支撑上层各个行业应用的区块链改造,“从而撬动万亿级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市场。”
随着政治局学习的触发,《后厂村7号》记者采访梳理后发现,陈纯并不是中国唯一从事区块链研究和实务的院士,业内人士介绍,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副校长郑志明和湖南工商大学校长陈晓红,也是研究区块链比较透的两位院士。而国际知名的密码学家,以其研究促进了哈希函数标准(区块链核心技术)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小云,在区块链领域也有相应的话语权。
从公开信息看,几位院士的浮出水面,与区块链进入舆论热潮节点基本上是前后同期的事情,尤其是在2018年,几位院士在各自露面的场合,均有对于区块链的言论和建议,这显然不是一种巧合,而更可能代表的是一种风向。对于中国的区块链技术发展而言,2018年不啻是一个特别的年份。
“我曾两次有幸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有关区块链的讲话,更早的一次是在2018年5月两院院士会议上。” 10月31日,在《后厂村7号》参与的浙大媒体见面会现场,陈纯院士如是回忆, “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听到中央把区块链提到这样的高度,和人工智能、物联网一起提出。”
2018年在北京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最高领导人在报告中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并置,认为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的代表领域,此后有媒体称,报告中的这个表述是将区块链“作为五个待突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之一。区块链技术在构建下一代价值互联网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中国科学报)
但这还不是国家层面最早提到区块链一词,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就提到全球信息化发展正面临深刻变化,规划文本将区块链和量子通信、未来网络、类脑计算、人工智能、全息显示、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列为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的“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提出要构筑新赛场先发主导优势。
Libra来了,很多发展中国家非常焦虑
究竟发生了什么,促使区块链在2019年几乎是一夜之间再次成为焦点,沸腾程度升级?
接受《后厂村7号》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向了Facebook计划推出的虚拟加密货币Libra(又称“天秤币”),认为这是直接诱因之一。
Facebook今年6月宣布将于2020年发布的天秤币,据资料注明这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以主权货币或债券作为抵押的数字货币,如果问世,这将是全球最大的数字货币项目,本质上,它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是一样的,只不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直接与人民币挂钩,一块钱的人民币对应着微信和支付宝里的一块钱,天秤币的币值则是和一揽子货币挂钩。
天秤币由Facebook资助的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天秤币协会管理。业内质疑天秤币具有独立货币的身份,因为它不与任何一国的主权货币一一对应,可能将发展成为重要的非主权货币。虽然今年10月扎克伯格在美国众议院专门的听证会上宣称天秤币首先是一个全球支付系统,他们无意试图创建全新的主权货币,但扎克伯格也明确强调,他们创建天秤币,同样是基于稳固国家金融主权的意图。如果美国不进行创新,金融领导地位将没有保证,而且中国有一部分基础设施比美国要先进得多,美国必须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更现代化的支付基础设施。(据澎湃新闻等)
“因为Facebook他本身是有26亿多用户,也就意味着他的用户数量是接近1/3到一半的全球的人口,如果他的Libra这个稳定币发行的话,其实能够跨越国际,他覆盖的人群太广了。” DFund基金管理合伙人杨林苑对《后厂村7号》记者说。他原来是联想创投的投资总监,从传统VC创投到加密货币再到区块链投资,进行了多个转场,今年刚刚投资了数字货币综合金融服务的两家平台。身为从业者的杨林苑觉得,Libra的推出,意味着一场货币战争的打响,“以前可能大家意识不到这种风险和危机,但其实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其实真的是一个趋势。”
“很多的发展中国家非常地焦虑,他们很担心libra推出以后,丧失自己的货币主权和金融主权。这是我们能感受到的,”知名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火币集团创始人李林对《后厂村7号》记者说,受天秤币即将推出的潜在威胁心理影响,“很多的国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采取行动,希望能够应对这个危机。”
李林于2013年创建的火币网,是国际上三大比特币交易所之一。在这个平台上,比特币日交易量一度超过35万枚,单日交易额超过15亿人民币 ,首次创下了世界最高的现货交易纪录。李林因此战绩而在业界名声赫赫。
火币从成立之初就进行全球化业务布局。据李林介绍,他们不仅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或地区是持牌机构,还和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路一带沿线国家有业务合作,通过“火币公链”这一可以快速部署的金融基础设施,为相关国家提供诸如稳定币、养老金、支付系统等各种区块链化的服务。
今年12月初,火币作为一家民间机构,参与承办了“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和区块链国际合作论坛”,这也是全球首个区块链全球部长级会议,包括俄罗斯、巴林、印度尼西亚等十几个国家的部长级代表齐聚,展开对话。《后厂村7号》也是本次会议现场的参会媒体之一。
李林眼见的景象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发区块链技术,以便能在下一轮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火币在去年9月份成立了专注于区块链产业服务应用的“火币中国”。李林亲口对《后厂村7号》讲,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之后,火币中国区块链方面的业务需求量增加了“很多倍”。
火币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14日,火币中国的《区块链教育工程名师大讲堂》完成了100场巡讲培训,覆盖多达16000余人次。
尚未问世的天枰币在国际上弄成山雨欲来之势,这促使李林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探索一个新的方向:能够做一些什么事情来帮助这些国家?
他告诉《后厂村7号》,火币已经确立了新的目标:2020年将重点发力火币云与火币公链两大业务。火币云是火币集团旗下,提供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发行与支付、数字资产金融市场整体解决方案,目前火币云正在与“一带一路”多个国家的国会、财政部/经济部、央行等机构洽谈,共同构建数字金融体系;火币公链是开源自主的公链,并在设计之初加入了监管节点的设计,瞄准的是传统金融行业和国家级应用,意在通过区块链技术服务全球市场。
李林期望利用区块链技术,使火币成为未来全球新的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者和领导者,参与可能拉开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球经济和金融话语权争夺。
“可能,真正意义上遍及全球新的数字金融网络、平行于过去传统银行体系的数字金融体系,在加速建立。Libra什么时候能推出,能不能推出,这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即使没有Libra也会有类似的事情”,在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看来,原来在美元体系之下,中国在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方面话语权一直比较弱,而在区块链技术助推下,中国终于遇到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基础设施升级和更迭机会,必须要抓住,“我觉得如果放弃区块链就放弃未来的主动,放弃未来的金融,对我们未来两个一百年的建设目标来说是会有非常不利的影响的。”
早在2012年,于佳宁就开始关注区块链领域。去年9月之前,他的身份还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层级是政府体系内的处级干部, 先于去年全国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之前的2018年5月份,在相关领导的要求下,于佳宁带队走访调研了100多个与区块链相关的项目,领衔编写了一本《2018年区块链产业白皮书》。
白皮书称,全球九成政府正在规划区块链投资,美国是区块链技术的前沿阵地,美国国会成立了“区块链决策委员会”。 欧盟则努力要打造全球发展和投资区块链的领先地区,他们的“区块链观测站及机制”已经建立,并且在加快区块链国际标准研究的同时,又大量为区块链项目提供资金扶持。而亚洲的韩国,在区块链发展上也有相应的国家级动作。
这份出自官方的报告,将区块链技术描述成为将会带动经济产业格局重大调整,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力地位的重大转折机遇。
报告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在区块链技术、产业应用方面的水平,认为中国在一些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具备了较好的区块链产业发展基础。
在主导完成这个报告之后,于佳宁从工信部辞职,加盟了李林的火币,负责主持筹建火币大学。尽管辞官下海在当今已非偶发事件,但他这种走出体制汇流区块链领域的跳槽举动,当时还是引起媒体关注。
“全世界很多国家还是把区块链当成一个概念,或者纯粹把它当成简单的局限在数字货币领域的时候,中国在应用方面的探索实际上已经是非常的广泛“,于佳宁告诉《后厂村7号》记者,中国企业主体在一般人听起来比较晦涩的BaaS系统、供应链金融、溯源系统等区块链技术领域,已经有非常多的应用,也能够解决产业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据《后厂村7号》采访中了解,中国当前已经出现了一批由BAT巨头主导的区块链项目,在表现上不无可圈可点之处,尤其在溯源领域和票据领域,各自有一些自成规模的应用,但还没有实现普遍的社会应用,要达成这一目标,意味着他们需要将区块链真正的价值与现实应用场景完全落实打通才行。
“它的挑战是在商业落地上的,不是在技术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首席金融科技顾问、链化未来创始合伙人李津告诉《后厂村7号》,几年前他在一家国内互联网巨头区块链公司供职,参与了他们的区块链业务的战略规划,他看到他们已经部分解决了问题,但同时也还面临巨大的挑战,“现在市场足够大,但也属于早期阶段,大家面临的问题就是说,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能够适合用区块链,然后怎么用得好,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生态也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区块链是什么?根据《后厂村7号》记者梳理,关于它的基本定义是:各参与方基于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建立数字信任的分布式共享账本。在区块链上面,数据难以被篡改,可以共享,可以认证,交易对手可以互选,并且是可以回溯和可以审计的。(据李礼辉、陈纯等人的说法)
陈纯院士10月31日在见记者时也打了一个通俗的比方:在一个村子里,张三借给李四一百块钱,通过广播站向全村广播了这样一次借债行为,全体村民听到广播后,经过点对点的确认,分别在自己的账本上记录下这样一次借款事件,结果就将出现没人有敢赖账、也不会有人赖账的情况。
陈纯说,“区块链的一个思想,就是单点发起、全网广播、交叉审核、共同记账。”
区块链的这种技术特点,不仅天然地适用于数字货币(金融),也已经有不少关于它可以与某些实体产业融合应用的讨论,但这种技术究竟将带来什么样的应用局面,业界人士也是说法不一。有人宣称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有可能建立在以区块链为核心的基础上,也有人看法谨慎,认为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够用区块链重构,这个技术只适合某些特殊的场景和新商业构建。
然而不管是哪一种应用和构建,根据《后厂村7号》记者了解,区块链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远景,都需要有坚实的基础支撑,而这个基础支撑,就是对于底层技术的掌控。
“各个国家均未实现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12月22日在出席网易经济学家年会时介绍,区块链的数据库、P2P对等网络、密码学算法等基础组件技术虽然相对成熟,但必须进一步达到集成应用的新要求,其他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新技术也有待完善。据他提及,国际上的一种说法是,区块链技术发展成熟还需要5-10年,而中国也在致力于突破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可靠应用的瓶颈。
从政府到业界,实际上都在关注区块链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问题,结合此前相关采访主体对《后厂村7号》记者的介绍,中国目前的区块链发展还是基于国外的开源区块链底层平台,中国重新开发的开源系统,也都是在以太坊或者说超级账本之上。
资料显示,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全球性公共区块链平台,由号称“V神”的俄罗斯籍黑客杰弗里?维尔克等人创建,而超级账本则由芬兰籍电脑程序员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创立的Linux基金会主导发起。
作为金融界的权威人士,曾担任过海南省分管经济工作的副省长和中国银行行长的李礼辉也披露,中国在区块链底层技术上缺乏自主产权,对国外开源程序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技术的依赖风险,而且必须遵守开源平台注册地的司法管辖和法律约束,潜藏地缘性政治风险。
李礼辉以2019年10月美国和日本签署的《数字贸易协定》为例,援引了其中的“禁止要求企业公开计算机源代码、(人工智能)算法”条文来佐证自己的看法。
此前有媒体直接点明,美日的这个贸易协定指向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据中国新闻社)。
“区块链实际上是各个技术的集成,目前在这个领域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需要更多)新的专利与想法,这是一片新的天地,别人还没有把它占领。” 挪威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联合主席容淳铭在海南出席全球区块链部长级会议时这样告诉《后厂村7号》。容淳铭的另一个身份,是欧洲地区性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标准化组织标准顾问,他认为,在区块链技术发展上中国可以和欧盟合作。
容淳铭出生于中国广东,他是国际区块链研究领域代表性的科学家之一,在中国不少会议活动场合,他的名字经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并置。
今年春天,陈纯担任主任的浙大区块链研究中心正式创办英文学术期刊《区块链研究》,邀请陈纯担任主编,而容淳铭则是该刊的共同主编。媒体报道说,浙大区块链研究中心将融合国内外学术资源和产业资源,把《区块链研究》打造成面向全球的、有国际影响力的、发布一流区块链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据新财经杂志)
此外,容淳铭还担任了去年5月成立的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顾问,他的团队也有项目在中国落地,与中方围绕网络强国战略进行数字经济、可信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技术合作(据青岛日报等)。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欧盟和欧盟相关的成员国先后建立了区块链联盟及共同宣言、“盖亚-X项目”、地中海七国组织、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专项投资基金等各类组织或项目。媒体披露的信息称,欧盟委员会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为区块链项目提供资金,预计到2020年,用以资助利用区块链技术项目的金额将高达3.4亿欧元(据第一财经等媒体消息)。
“如果重要的技术都是基于别人的基础上发展,那么以后也可能类似安卓系统一样,从生态系统上被管制”,容淳铭说,“生态也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仅仅是开源。”
根据陈纯的说法,在区块链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发展路径各有不同,西方国家集中在以公有链为驱动的金融创新,中国则在以联盟链为基础的底层平台建设上有优势。但联盟链的底层研究仍然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占有优势。“我们的优势是集中于联盟平台上”。
陈纯更看好联盟链在中国的发展,认为其性能优于公有链,“中国区块链技术发展重点是自主可控的联盟链。” (据李礼辉介绍:区块链可分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目前实验性商业应用大多采用了联盟链技术架构,这是一种分布式、多中心、有中介的架构,中国区块链金融研发大多采用多中心联盟的分布式共享账本架构)。
在各国群起竞逐的过程中,谁能成为全球区块链最强国,暂时还无有定论,但中国业界一些主体对于前景抱有信心,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邢春晓就抱持这样的看法。
在国内区块链研究中,北有清华,南有浙大,媒体分别用“清华系”和“浙大系”并称当前两大区块链科研的头部阵营。据了解,早在2016年,清华大学就是国内较早举办区块链大赛和高峰论坛的机构之一。
到了2017年,清华又推出了国内高校最早的研究生区块链相关课程,包括王小云院士在内的学者参与了授课。(据《互联脉搏》)。
而12月初在海南参加区块链全球部长级会议的邢春晓告诉《后厂村7号》记者,2016年他在清华大学校务会上做了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应用的汇报,当时几位校领导听得也是模模糊糊,不过在他的讲解下,最终他们还是基本听明白了区块链和比特币是怎么一回事。
邢春晓看好中国在区块链方面的发展。他认为,近百年来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起源于美国的互联网,已经发展超过了半世纪,中国则只用了25年就走了别人近半世纪的路程。据此,在区块链这个赛道上,邢春晓也相信中国实现“弯道超车”将是大势所趋。当然,不可或缺的前提有三:一是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二是要有核心技术积累的过程;三是产业模态的创新。而在此过程中,学者身份的邢春晓也提出,作为科研工作者,则需要坐下来,甘于寂寞,真正做好区块链核心原创研究。
“赚快钱的时代结束了,赚大钱的时候到来了”
“你看看现在全球最主要的互联网公司,他们都是在2000年前后成立的,那个时候的互联网技术有成熟吗?也不成熟。如果你要等到互联网技术成熟了再进入这个行业,那这个世界就不属于你了。”
坐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的万向大厦里,《后厂村七号》记者面前的肖风,条理清晰,旁征博引,不无学者型企业家的特点。谈及区块链,他如数家珍,不像是在谈一项业务,更像是在谈一项爱好,激情难掩。
现年58岁的肖风,在资本市场中是一位成功的弄潮儿。1998年开始,他一手创建和管理了博时基金13年,将博时由一只20亿的封闭式基金发展成20只近两千亿总规模的基金产品矩阵。他现在的身份是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万向控股隶属于著名企业家鲁冠球创立的万向集团。
2014年,肖风和相关媒体合作,在海南三亚组织了一次数字货币论坛,邀请时任全国人大常委、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和中国银行资深研究员王永利与会,当时比特币价格巨幅波动,作为一名资产管理从业者,他很关注这个动向,因而牵头组了这个局。
肖风告诉后厂村7号记者,他最初的一个判断为,比特币或许是不靠谱的,但其中的区块链技术却可以拿来用。他当时组织的这个论坛主题就叫“数字货币——从信息网络到价值网络”。事后他注意到来自网上的评价:这大概是央行官员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谈论数字货币。
第二年,万向控股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区块链研究机构,即 “万向区块链实验室”,该机构从区块链技术研发、商业应用、产业战略上进行探索,他们邀请了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担任首席科学家。同一年,肖风又组织了第一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令他满意的是此举不无领风气之先的意味,“这可能是第一次有人在中国正式推广区块链的概念。“
肖风并不是那种坐而论道的业内人士,他已经真正挽起裤腿“下地”实践。实验室成立当年,万向控股就发起了一支5000万美金的基金,专门投资有商业前景的区块链技术和应用项目(分布式资本)。2016年,万向又公开宣布将与IBM、微软、以太坊等机构共同在杭州萧山区开发8.42平方公里的万向创新聚能城,投资2000亿,这是能容纳7-9万人的一座用区块链技术为驱动的智慧城市。官方消息称,这个项目在2019年3月正式开工。
而在万向区块链,据说已经上生产的、概念化已经做完的和处于证明设计中的,已有十几种应用在运转着。他们有两百人的团队在做区块链应用。他们的官方说法是,万向区块链生态在全球投资的优质区块链项目已近200个。
“我们成功地洗脱了‘骗子’的嫌疑。”肖风不无幽默地对《后厂村7号》记者说,今年的高层信号对他们而言是一阵“东风”。之前走到外面说区块链,起码有一半人看他们的眼神是“异样”的。但肖风也坦言,关于区块链,现在他们还没有能力想像出一个完整和准确的未来,他无法说出突破点在哪里。
肖风只初步觉察到一点:区块链如果能够广泛应用,一定是它真正能够带来互联网不能带来的价值,虽然还不能更明晰这些价值点,但他确信,这肯定不是现在的资金盘、炒币这些东西。
几乎是一夕之间的反转,在外人的莫名其妙和业内的扬眉吐气之间,在网络上流传着“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都在做区块链”的声音中,在区块链这一仍属初期发展的(陈纯语)、还没有一项行业标准可让不同框架互通的领域,像肖风这样一直坚持却还没有清晰方向的业内人士不乏其人。
“从业的感受就像是在拓荒。”刚刚毕业两年多,在某互联网巨头做区块链运营工作的洪声如是说,他的谈吐并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的那种亢奋,“区块链本身要和更多先进技术叠加才能够发挥价值,关键要为产业解决问题,所以你需要很了解一个垂直产业,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区块链能够怎样解决”。
说这话的时候,他所供职的这家总部位于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展了为时4年的区块链研发和应用推进工作。据说,目前他们已经进行或在跟踪中的线索超过90个。
中国政府一方面释放着鼓励区块链自主创新的信号,一方面依然在加强整肃炒币等借本次区块链东风复苏的违禁行为。11月22日,上海、深圳市等地针对虚拟货币交易相继发起了排查工作。多家央媒也连续发文警告公众,防止借区块链概念炒币、捞钱等现象。
“千奇百怪的、很荒唐的,只要贴上‘区块链’标签,好像它就能鸡犬升天一样。”身为投资人的杨林苑自从入局区块链以来,亲眼目睹了不少打着区块链幌子的伪创业者。他用“癫狂”来形容这种情形,“大家对这个新事物有了过高的预期,认为它能改变一切,能颠覆一切,改变世界。”现实是,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入场后大家并没有得到预期的价值,幻想随之破灭,“整个行业就面临巨大的信心崩溃。”
虽然今年下半年的高层风向提振了大家的信心,但杨林苑也提出,不要把区块链当成万能膏药,政策向好的时候,还是要警惕披着区块链外衣的骗子和区块链“硬用”,而从业者也必须在短期投机、中期套利和长期取胜这三种定位中慎重取舍,“任何的投资机构必须要界定清楚自己的能力模型,需要找对自己的位置。”
有业内人士也告诉《后厂村7号》记者,对于更多专注区块链应用的创业创新主体,明确不能触碰的底线,才能划定一条清晰公平的起跑线,这也对区块链行业发展有益。
“用区块链赚快钱的时代结束了,用区块链赚大钱的时候到来了”,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在采访中这么说,他认为,当前已经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凭本事赚钱、凭深远认知赚钱的时代。
特别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不代表CoinVoice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原创文章,作者:db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oubi.com/?p=8770